3D游戏导致部分玩家出现3D眩晕症的罪魁祸首之一,就有“动态模糊”效果,另外一个就是“摆动幅度”。截止目前,很少有主机厂商或游戏厂商,对3D眩晕症引起的销量下跌给予重视,随着游戏画质越来越高,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。
先说一下原理,动态模糊就是人眼捕捉物体运动的一种模糊效果,好比我们看战斗机引擎旋转一样,刚发动时还能看清楚每一个叶片,而高速旋转时,你会感觉是一个模糊的圆形物体,这就是动态模糊效果。很多人觉得3D游戏加上这个效果很容易头晕,尤其是第一人称视角,眼看《孤岛惊魂5》这个FPS第一人称大作要上市,忍不住想玩,玩的却想吐又成为一件让玩家爱恨交加的事情。
那么为什么我在现实里看动态模糊的东西不会晕,我在游戏里反而会晕呢?这个问题困扰很多玩家,实际是可以有合理的解释的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看发动机叶片的转动,实际是肉眼在判断,而叶片转动的越快,也就好比帧数越快,所以我们自己不会觉得眩晕。电视电影技术里,高帧数影片突出的就是真实观感。而游戏里,我们怎么实现这么高的帧数来模仿动态模糊呢?目前的技术来说是不行的,频率刷新率目前市面上最高也就240HZ,所以多数游戏采用的办法就是直接把画面在运动方向上做的模糊,形成残影感。
尽管人的眼睛可以被骗,但脑子似乎真的过不去这个槛。明明看上去是高速动作的样子,为什么我的神经系统一点都不协调呢?这时候大脑会提醒你,你现在所处的动作形式是违背常理的,所以会令人产生不适感,停止这一错误的运动方式,这也就是3D眩晕症的产生原因。
我觉得,如果玩家喜欢的3D游戏是第一人称的话,最好关闭动态模糊效果,这个是导致恶心呕吐的元凶之一。另外游戏开发厂商,也应该在第一人称游戏中,降低身体摆动幅度,起码也做成可选择开关选项。总的来说,第一人称游戏,只要没有动态模糊,没有手在眼前晃来晃去,基本都不会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