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烧香,最初与印度的地理气候有关系。印度夏季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侵袭温疫霉病较多,于是人们烧燃香料木材祛除病气净化空气。佛在讲法时,听法的人很多,空气污浊,在家弟子便以香供养。
香烟缭绕也是有说法的,烧香时观香烟飘散法界,从有形而至无形,让人证悟色空不二之理。楞严经里就有一位菩萨介绍过他是通过观香烟而得道的。
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,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、十五等日期,有些人总会到寺院香礼佛、祈福求安的习惯。一般来说,以下的事儿得要知道的。
一、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一份敬心,甭想太多。
二,烧什么香?烧什么香都可以!
三,烧三支香就可以,别跟烧柴禾似的。
四,供养佛、菩萨不一定要烧香,清水也行。
五、烧大香就可以得大财,这事儿佛不管。
六、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?无愿之愿。
七、给寺院里每个佛、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?不一定。
八,在寺庙行为举止有讲究吗?有,就是规规矩矩。
一、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一份敬心,甭想太多。
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,他在菩提树下证道,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,是佛教的创始人,被佛弟子尊为“世尊”、“本师”等。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、感激与怀念。去染成净,奉献人生,觉悟人生。如此而行,自然福慧具足,心想事成。
二,烧什么香?烧什么香都可以!
香有多种,因加工的工艺不同而分瓣香(小木快)、线香(一根根的那种)、盘香(吊起来烧的)、沫香(把香加工成粉沫来烧).....,总之烧什么样的香意义都是相同的。
三,烧三支香就可以,别跟烧柴禾似的。
上三支香为宜。此表示“戒、定、慧”,也表示供养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。上香不在多少,贵在心诚,所谓“烧三支文明香,敬—片真诚心”。现在有人大把大把地把烧香变成了烧柴,已失去了烧香的本意。
四,供养佛、菩萨不一定要烧香,清水也行。
供养佛、菩萨方法很多,通常用鲜花(表因)和水果(表果),如果条件不具备,仅供一杯清水(表清净平等)也行。但是,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。通常用“香、花、灯、涂、果、乐”六供养,其中之一均可。
五、烧大香就可以得大财,这事儿佛不管。
佛经上讲:“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”。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,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,即佛门所说的“布施”。先要舍财种福,舍是因,得是果,舍得不二。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,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。佛门常讲:“命由己造,福由己求。”烧大香就发大财纯属“以凡夫之心,度诸佛之腹”。佛不会在意你大香小香呢!佛也看你的思想觉悟。
六、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?无愿之愿。
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,果能一尘不染,获福无边。若要许愿,当放弃自私自利,损人利己的念头,发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之大心愿,则功德无量。佛经上讲“礼佛一拜,灭罪河沙;念佛一声,福增无量”是也。
七、给寺院里每个佛、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?不一定。
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,其他各殿合掌礼拜,效果是一样的。当然,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,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,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。
八,在寺庙行为举止有讲究吗?有,就是规规矩矩。
到寺院衣服整洁即可,不要穿光鲜华丽花俏的衣服,更不可穿短裙、短裤、背心袒胸露背。进大殿不可以从门中央进入,除非门很小,只容许一个人走动。较大的门,一定要靠左或靠右进入,靠右进入则右脚先跨进去,靠左进入则左脚先跨进去。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垫上拜佛,因为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礼佛专用的,可在大殿东西两单礼拜。拜佛时动作不缓不急、内存虔敬、外现恭谨,要五体投地,不可翘臀。等等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规矩还多着呢。现在告诉你一个简便易行、不必烧香拜佛的路数,就是心有敬畏,老实做人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,洛龙区白马寺镇内。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公元68年),中国第一古刹,世界著名伽蓝,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,有中国佛教的“祖庭”和“释源”之称,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。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、明、清时所留。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、二天将、十八罗汉等,弥足珍贵。永平十年,天竺高僧应汉使之请,以白马驮载佛经、佛像同返国都洛阳。翌年,明帝昭命于雍门外兴建寺院,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,命名为白马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